张墨涵(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4级博士生)
季诚钧(杭州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如何把握“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脉搏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当今世界,没有顶尖的高等教育难以培养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当“刘易斯”拐点到来,“人口红利”效益递减,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便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双一流”建设政策的出台,为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面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各地政府、各类高校蓄势待发,争取在新一轮高校发展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在战略布局的关键期,高校决策者能否把握“双一流”建设政策脉搏,是关系到学校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认清“双一流”建设的政策趋势
1.厘清政策由来
我国的“双一流”建设政策具有历史延续性,政策演变的背后隐含着“科教兴国”“高教强国”的政策逻辑,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从新中国成立到1960年,国家通过《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等文件确定全国重点大学累计达到64所。这个时期的重点大学建设战略特点是政府包揽、指定名单、科教分离。
改革开放后,科技与教育成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继续延续了效率优先的政策选择,1978年《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恢复和新增的重点大学达到88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到来,我国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提供各种政策保障,努力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大提高。通过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使得一批高校得以快速发展;通过“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重点建设,一批学科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关资料显示,“211工程”实施的最初10年,各级政府投入368.26亿元(数据来源:王莉华发表在《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9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绩效专项经费改革及完善思路——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例》),“985工程”一期和二期累计投入669亿元(数据来源:丁岚2011年湖南大学毕业论文《“985工程”实施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第24页)。政府巨额资金投入加速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学科建设、设备更新、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提升,缩小了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然而,“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实施,存在着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正是在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系统谋划的基础上产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
2.看准政策走向
教育发展战略不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它还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密切相关。从国家整体布局看,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逐步清晰,“双一流”建设、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应用型本科转型政策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双一流”建设政策将突破“玻璃天花板”效应,通过“管办评分离”的实践探索,重新探索构建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
2017年1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双一流’总体方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以下简称“‘双一流’实施办法”),明确了遴选条件、程序、支持方式、动态管理、组织实施的细则。“双一流”建设政策逐步走向整体拨款、统筹规范、动态竞争与自主发展的新阶段。各省也纷纷出台“双一流”建设方案,因地制宜推动地方高校参与“双一流”建设历史进程,从整体上提升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二)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政策目标
1.领会一流大学定位
对“一流大学”学术界并没有公认定义。虽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却有大致公认的内涵,即位居世界前列,达到卓越的国际标准。周川发表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年1期的《“胡适之问”:我们何以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一文,通过“胡适之问”,概括了“像样的大学”有两个核心的“真义”,即“研究”和“独立”。眭依凡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6年7期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六要素》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应拥有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聚集了世界一流学者,吸引了世界一流学生,以世界一流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条件,构建了世界一流大学制度和大学文化,能够培养世界一流专业人才。陈学飞发表于《探索与争鸣》2016年7期的《导向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在精神气质上,应当具有普遍主义或世界主义的取向;在体制上,应当享有学术自治、学术自由的特权;在核心使命上,应当追求真理。有人认为,“双一流”总体方案中的“一流大学前列”指的是国内大学进入世界前50名,甚至是前20名;“一流大学行列”指的是进入世界前300或前200名。
总之,一流大学可以从定量与定性两个角度加以评判。定量是从高水平学者、论文、杰出校友、研究经费等数量上加以考察,并进而依据指标与分值进行排名;定性则是从大学的办学传统、历史地位、办学理念、社会声誉等因素加以考察,是人们心目中的一流大学。
2.洞察一流学科深意
一流大学发展离不开一流学科建设,二者有着内在逻辑联系。学科是大学的基石,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基础,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世界上不存在没有一流学科的一流大学,一流大学的所有学科也不可能都达到一流。对于一流学科,同样没有明确标准。目前,“ESI”学科排名成为广泛使用并认同的学科排名,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对全球上万种学术期刊的文献记录建立了计量分析数据库,基于全面衡量科学研究绩效、长期跟踪科学发展趋势之上提出了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排名,业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学科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
一流学科政策将视角深入到学科层面,实际上是为了进一步支持和引导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双一流”实施办法确立了一流学科建设的核心地位:一是确定重点发展的学科数量,“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支持建设一百个左右学科,着力打造学科领域高峰”;二是从国家战略高度扶持一流学科,“重点支持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学科”;三是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鼓励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强调中国特色学科发展,“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3.审视国际评价标准
如何评价大学能否达到一流水平?政府主管部门在考核高校办学水平时,会参考世界大学排名,相关机构的评价指标就成为大学发展的“指挥棒”。世界排名逐渐成为了公共资源以及政策效果的担保者,当然,排名存在的问题也值得谨慎评判。
目前,在我国高校产生较大影响的大学排行榜主要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的全球最佳大学排行榜(BGU)、《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世界大学排行榜(THEWUR)、国际高等教育咨询机构(QS)的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CWUC)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ARWU)等。学科评估排名较有影响的则有国务院学位办的学科评估、武汉大学中国科技评价研究中心的学科排行榜、ESI学科排名等。ESI针对22个专业领域,通过论文数、论文被引频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和前沿论文等6大指标,分别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机构、科学家、研究论文、热点论文,是衡量我国高校学科实力的重要评价标尺。
杨德广和赵文莉发表在《高校教育管理》2009年6期的《对大学排行榜争议的辨析》中提出,社会、高校乃至政府部门都应理性地看待排行机构和排行榜,把排行榜作为了解高校的一个窗口,而不要过于关注。这是因为,大学是否达到一流水平,不应局限于迎合评价指标,大学的一流更加是精神性的。国家政府部门已经逐渐意识到,“双一流”建设应跳出单纯追求大学排名的思路,更多地关注高校学科师资、制度等特色建设,关注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的实际影响力和贡献度,高校的国际参与度与国际学生吸引力。
(三)紧跟“双一流”建设的政策实施
1.积极争取外部资源
面对“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当全力以赴,主动争取,否则,可能在新一轮的建设热潮中被淘汰,错过发展机遇。
毫无疑问,“双一流”建设需要政府做好顶层设计、保障投入、统筹协调、指导监督等重要部署。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设计宏观布局,加强政策推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通过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保障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中央高校和地方高校获得足够的发展条件;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双一流”建设,形成多元支持的长效机制;各级政府落实主体责任,跟踪指导,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反馈平台,强化社会舆论监督。在政府谋划政策之际,高校不能袖手旁观,而应积极献计献策,以主人翁姿态投身于“双一流”建设之中。
2.发挥高校自主权
“双一流”建设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进一步理顺体制,深化“放、管、服”改革,以激发高校活力,形成高校新动能;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人才制度、考试招生、课程建设、经费管理、学位授权、科研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树立与“双一流”建设相适应的理念与文化。
为此,高校要编制学校和学科建设方案,深入研究学校的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周期,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筹集等安排;高校要根据实际,合理选择建设路径,根据已有高水平学科数量,决定具体的发展模式和方式;主动寻找社会多元资金支持,通过与企业合作、募集社会捐赠、创办校办企业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途径;制定学校高端人才计划,吸引学科一流人才,确立学校办学理念,营造优良作风、教风与学风,创造崇尚人才、尊重知识、追求真理的学术环境与氛围。
3.关注高校评价排名
高校不能被排名所累,但没有评价排名也反映不了高校综合实力与学科水平。一方面,政府要发挥自身评价作用,对办学绩效、学科水平、资源配置等进行跟踪评价,根据相关评价结果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通过“管办评”分离扶植壮大社会评价机构,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公信度。
在高校评价排名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过程评价。根据高校的建设方案和自评报告,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强化跟踪指导,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提出中期评价意见。二是加强动态调整。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动态调整机制,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提出警示,减小支持力度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注重结果导向。根据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对于建设成效特别突出的建设高校与建设学科,在资金和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集中优势力量进行重点建设,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