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中心首页 > 专家论坛

“双一流”是靠钱“砸”出来的吗?——冯永刚:“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含蕴

作者:      时间:2017-07-03 11:08      浏览:

                                    

    [编者按] 自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为“双一流”建设)以来,为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很多省市纷纷“砸”钱,投入巨资支持有条件的高校争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努力实现本地区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一场大学教育改革大讨论的热潮被全面引发。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是需要“砸”钱,但是“砸”钱就能“砸”出来吗?一流大学的成长逻辑是什么?一流学科的发展逻辑又是什么?国外有哪些成功经验?基于此,本刊编辑部组织“‘双一流’是靠钱‘砸’出来的吗”的讨论,邀请高校的部分教授、专家和学者,聚焦话题进行思维碰撞、观点交流并精选其中15篇争鸣稿刊发出来,以飨学界同仁和读者。目的是:厘清“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意蕴、特征与表现,把握“双一流”建设的理性认知、管理、政策脉搏,探索“双一流”建设的内在逻辑,审思“双一流”建设的误区,提炼“双一流”建设的科学方法和路径。促进“双一流”建设的顺利推进。

 

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

“双一流”建设的基本含蕴

 

201511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立足国际视野,提出了国际化大学建设的全新方案,旨在破除“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带来的大学地位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双一流”建设方案一经提出,全国各省市便迅速投入到了“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之中。但目前国内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的内涵尚未有一个清晰界定,“双一流”只是人们对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总体称谓。为了在推行“双一流”建设中不乱方寸,必须厘清究竟何为“双一流”。要深刻理解“双一流”之内涵,抓住世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第二次机遇期,应当从形而上的维度思忖“双一流”的含蕴。

(一)“双一流”建设在“钱景”更在“前景”

    “双一流”建设方案以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分别实现2020年、2030年、2050年的阶段目标。为了贯彻落实“双一流”建设方案,各省市均依据自身财政实力与大学状况进行了“大手笔”规划,加大了高校经费投入的力度,将“钱景”视为大学发展或“双一流”的重要彰显。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北京市和广东省份预计投入100亿元用于“双一流”建设;山东省预计投资50亿元重点扶持“双一流”建设,人文社科类按照每年1 000万元左右、自然科学类按照每年2 000万元左右的标准给予支持。一些挤入“双一流”建设行列的高校,也想方设法增加一流学科的投资,由此引发高校“砸钱挖人”的不良行为。具有国家杰青头衔的学者,或科研实力雄厚、发表论文层次高、获国家级奖励的人才成为“双一流”建设中“被挖”的对象。为了争创“双一流”,不少大学狠下血本,对引进人才给予年薪100万元~200万元、科研启动费和团队建设经费500万元~1 000万元不等的资助,甚或更多。事实上,此种只重视科研产出和量化评价等“一刀切”的“砸钱”行为,极具讽刺意味地揭示了很多高校其实并不明确也不在意“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真实内涵,而更为看重眼前的排名和争取更多的资金项目。而即便加大资金投入,扩建校舍等措施并不一定能让大学跻身于一流之列。反观20世纪90年代的“985工程”和“211工程”,此种“砸钱”的“双一流”建设只能是继续强化“985”“211”等高校的特权,致使全国高校建设浮夸风盛行以及公立高校的效率低下。一批高校的硬件设施、科研水平可能因此有所提高,但扶持不出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相反,“双一流”建设应在适当重视“钱景”的情况下,充分认识到大学发展“前景”的重要性。所谓“前景”,既是大学掌握着各领域的“前沿”动态,也能充分预测并能引领未来相应领域的发展潮流。建设“双一流”,仅有“钱”是不够的,还需依靠大学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促成大学维持发展的永动模式,方能保持大学的世界领先位置。这表明,要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促使一批大学和学科跨入世界一流的行列,应当努力促进高等教育市场化,给大学创设自然累积进化的氛围,为大学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而不是“谁有钱”就可以不断挖人,没有钱就会导致教授“裸奔”的人才流失或无序流动的不良现象。然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过多地依靠政府规划而缺失了大学的自生自发,缺少自然演进累积的实践性知识,从而缺少活力和竞争力。同时,高校间的竞争也是不平等的,这无疑打击了一批普通高校的积极性。“双一流”建设以五年为期限,强调中期绩效评估、自主测评等阶段性测评,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六位一体"评价模型,去“终身制”的五年一考察方式要求,无外乎是要求大学与学科的发展更注重“规划”和“设计”,只有定位清晰、目标明确、思路正确的大学才能获得综合发展、全面提升,成为“双一流”。简言之,具有发展“前景”的大学才能成为“双一流”建设的资助对象,也才具备发展成“双一流”的能力,这是对大学自我了解、自我规划、自我定位以及自我敦促的考察,是对大学自生自发的市场竞争力的检验。哈耶克就表示,自生自发的高等教育秩序能够在遵循一般规则的情况下适应具体情境,在累积进化的过程中激活各要素,发展实践性知识,最终获得相对科学稳定的秩序。这是促成大学自身对“前景”的重视,并自发地演变成一个有“前景”的“双一流”,而不仅是靠“砸钱”堆砌而成的教育“傀儡”。

(二)“双一流”建设在“一”更在“多”

何谓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当前,衡量一所大学是否是世界一流主要依靠的是世界排名。目前,世界上最具公信力和代表性的大学排行榜主要是QS世界大学排名、U.S.News全球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排名和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四个大学排行榜的标准不同,但确切地说,一流,应是指大学与学科的贡献力和影响力的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有一个可以衡量或检验的基本尺度,这就是大学或学科建设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由此可以看出,大学贡献和影响力才是衡量一所大学是否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标准。“双一流”,要求的是大学、学科走向一流,成为“一”等“一”的大学及学科,这是“双一流”对“一”的具体彰显。实际上,这个“一”其实可具象为大学与学科具备的“多”上。

“双一流”对“一”的要求是大学、学科均个性的、独特的“一”,不是刻板的、划一的、重复的甚至是死气沉沉的“一成不变”,而是强调大学、学科发展要注重“多元化”“多面性”以及“多途径”,这意味着,各个大学均要培育一种适合自己的、具有竞争力的发展模式,而不是“统一”的样态。“双一流”要求发展水平、影响力、贡献度的“一流”和“一等”,更要求大学塑造更“多”的人才、培养“多”样的人才、用更“多”的方式培育人才。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毫无疑问,人力资源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大学的贡献与影响力集中体现为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即大学对人类历史进程有多大的推动作用,是否促进人才在多个领域、多个方向上的综合发展。人才不仅是那些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储备的人,同时是敢于批判、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建构和创新的人,更是能够真正推动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人。一所大学由“知名”到“一流”的道路很长,培养更多的“大师”以及能够推动文明进程的人才便是大学走向“一流”的有效途径。譬如,正是由于剑桥大学培养出牛顿、罗素、拜伦等世界知名人士和九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等,哈佛大学培养出比尔·盖茨、罗斯福等人,并培养出四十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大学在世界上才更知名,这也是大学、学科一流的体现。

(三)“双一流”建设应科学与人文兼顾

在“双一流”建设视域下,大学不仅要重视大学的整体水平,还在于对大学双重精神的建设——大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才是其建设精神的核心。值得一提的是,诸多地方政府或高校在建设“双一流”时,错误地以为科研水平便是大学、学科水平的唯一体现,因而几乎将所有资金“砸”在科学研究上,并加重学校的科研任务量以提升学校的科研实力或学校“排名”,而弱化或遮蔽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殊不知,这只是对“双一流”建设的误读。重科学性而弱化人文性,并不是“双一流”建设的真正目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同样是大学、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底蕴、智力支持和坚实基础。

一方面,“双一流”建设要培育科学精神。“大学是一个公开追求真理的场所,所有研究机构都要为真理服务。”(引自: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第169页)大学的根本所在应是追求真理。大学乃是追求真理、研究高深学问之地,正是通过“哲思”和对“真知”的追寻,产生出无限不断逼近真理的理论知识,形成一种追求无穷进步的坚强意志,促成了大学和学科的世界化、一流化。例如,牛津大学坚守“追求学术性”的精神文化,哈佛大学把“真理”二字印在校徽上等。倘若舍弃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将促使学术研究乃至大学发展囿于“双一流”建设中的“砸钱”陷阱中无以自拔,大学不仅会自我衰退,甚至会走向雅斯贝尔斯所说的“自我消解”。一如洪堡所指出,大学“一旦停止了对学术的真正探索,或者认为学术无须来自精神深处,只需众多资料的堆积而成,那将是无可挽回、永远的损失。”(引自: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第198页)这与“双一流”建设背道而驰。

另一方面,“双一流”建设应塑造人文精神。世界著名大学之所以能够作出历史性贡献,培养出世界杰出人才,与其浓厚人文精神的大学文化是分不开的。师资队伍、资金支持和激励政策等固然能够提高一所大学的影响力,但大学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洪堡明确指出,科学之所以能够发展个体的独特精神,在于科学凝聚着人类的文化传统,缺乏人文社会学科滋养的大学或许会拥有一流的科学生产力,但却容易助长研究者的功利化取向或浮躁心态,丧失对大学或学科的敬畏之心,在传承与推动人类文明、促进大学或学科的深化发展方面显得劲道不足。可以说,是大学所积淀的深厚文化力量催生了自身持久发展的精神动力,促使大学不忘初心,坚守、捍卫并不断探寻学术真理,为改变世界格局和推动世界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重视人文社会学科并挖掘和发挥其在大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积淀,我国的大学才能矢志不渝地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道路上走得更为稳妥、更为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