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1年,国家颁发了教师资格标准,教师资格认定正式走向规范化,进入国家统一考试阶段。201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的通知》,并在6个省市启动教师资格证全国统一考试试点工作。2015年下半年全面展开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工作(下面统一称为“教师资格证国考”或国考)。教师资格证国考对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师院校如何应对?基于此,本刊编辑部以“教师资格证国考能考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吗?”为题,邀请部分师范院校和地方研培部门的教授、专家、学者聚焦话题进行思维碰撞、观点交流。目的是厘清教师资格证国考的价值、作用、影响和存在的问题,为国考政策制定与科学执行提供参考,为高师院校师资培养与学生专业发展选择提供建议,为社会有识之士与教育工作者认识和理解国考政策提供多角度认识。
潘洪建(扬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
教师资格证国考——助推师范教育课程转型
2011年9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决定2011年下半年开始在湖北和浙江两省启动教师资格国家统考试点工作。根据该规定,2012年入学的师范生须参加国家统一教师资格考试。2011年11月26日,首次笔试开考,湖北、浙江考生约2. 8万。截至2015年,改革试点地区扩大到20个,累计报考人数275. 7万。至此,师范生参加国考被纳入计划日程,该政策引发了广泛而激烈的争论。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遭遇尴尬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研究报告——《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持续地学习,获得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由此揭开了教师专业化的序幕。这一建议表达了美好的愿景,即教师职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职业,而是一种专门职业。该建议很快为各国认可与采纳,成为各国教师政策制订的指针。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率先认可并实施。我国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首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法》规定:“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推进了教师资格认证的进程。2000年6月22日,教育部发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对非师范生和社会人员参加教师资格考试的学历、科目、次数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2001年1月,全国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会议召开,教师资格考试从法规层面走向实践实施,正式启动了非师范生和社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考试的工作。但师范专业毕业生可以持毕业证书,向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专业化,课程建设是关键。传统师范教育课程“老三门”(公共教育学、公共心理学、学科教学法)已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因为它们远离教师的工作实际与真实问题,“老三门”利于培养教育学术专家,而非教育实践专家,教师教育课程亟待转型。为了加快教师专业化建设进程,实现职前、入职、职后教师教育的一体化,教育部2011年颁布《教师专业标准》和包含职前与职后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明确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有利于学术思辨型课程转变为工作任务型课程,对原有的师范教育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提出了挑战,意味着师范教育课程的重大转型,涉及到培养观念的转变、课程结构的调整、教材编写的转化等方面。但教育部调查显示,《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颁布三年,由于强大的历史惯性、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各自利益的考量(如学科类课时压缩与教育类课时增加所引发的问题),少有学校自觉落实《标准》精神,在实现职前培养课程的转向上,该《标准》遭遇尴尬,美好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笔者认为,师范生参加国考有助于推动师范教育课程转型,推动师范生教育专业化,国考是师范院校与教师教育专业转变观念、提高质量的契机所在。
(二)国考推动师范教育课程改革
师范生国考一出台便遭受质疑,诸如“实行教师资格国家统考,经认定获得的教师资格证全国通用,可能会加剧经济不发达地区教师外流”“有些优秀的师范生不一定会去参加教师资格考试”“非师范生没有经过相应的教师素养训练,仅凭短时间的努力通过教师资格考试”(引自:万爱莲发表于《教育评论》2016年第5期《我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变迁研究》),由此无意形成两大联盟:一是由综合性大学、政策制定的主导者、教师教育发展研究者、经济学家等构成的“国考支持者联盟”,二是由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师教育“消费者”和教师教育发展研究者构成的“国考反对者联盟”。其中,反对者最大的质疑是国考会导致:师范教育的应试化,将师范教育纳入应试的轨道;而非师范生由于缺乏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与专门的教育见习与实习,会降低教师教育效率。究竟应如何看待师范生参加国考?我们认为,虽然应试问题可能突出存在,但是,国考有望改造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促进教师教育课程的现代转型,改变置若罔闻的状况,加快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发展的进程。这是因为:
其一,国考有利于提高教育类课程的地位。传统的“老三门”在师范教育课程中从来都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地位极低,长期被视为“豆芽科”,教育类课程的比例与“师范教育”的名称极不相称,“老三门”根本无法支撑师范教育的专业体系。2011年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各个学段的考试标准均包括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知识与应用、教学知识与能力(保教知识与能力)等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教育类课程内容占有较大比例,国考提升了教育课程的地位,教育类课程不再是传统的“豆芽”,而是“主餐”。
其二,国考有望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难题,促进教师教育课程结构的重组与优化,实现教师教育的转型。如前所述,“老三门”学科中心课程结构已无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国考依据中小学各学段《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确定模块及其内容,不再追求考试内容学科化、系统化,突破了传统“老三门”学科体系,模块设置注重实践性、综合化,坚持能力导向,这样的考试内容设计更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教师专业的特点。教师资格证国考内容模块能引导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方向,消除学科壁垒,以教师基本工作重新组织教育内容,减少其学术色彩,实现教师教育课程的任务化、工作化,从而打破教育学科原有的逻辑与僵化的知识体系,助推教师教育课程的现代转型。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教育理论学科的存在价值,因为教育理论具有超越、引领教育实践的功能,但对于中小学教育实践而言,我们更需要实用性、综合性、模块型的教育类课程,学术型教育可以延至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
其三,国考有助于转变学生对教育学科的轻视态度。教师职业本来具有双重性,教师专业是双重专业,一是学科专业,二是教育专业,但长期以来,相当多师范院校学生都没有将教育类课程视为自己的专业课程。在他们看来,只有学科专业课程才是专业课程,而教育类课程似乎可有可无,被视为“副科”。教师资格证国考中的“教育知识与应用”科目及其诸多模块设置,能让师范生看到:教育类课程也是自己的“专业课程”,是所有教师共同必修的专业课程。中小学教师首先是教师,其次才是某个学科的教师。显然,国考可以培养学生对待教育学科与教育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态度。
其四,国考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医生、律师、会计之所以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除了其专业工作较为复杂以外,还与入门要求高、考试严格有关。众所周知,国内统一的医师资格考试、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职业资格考试是非常严格的,竞争十分激烈。正如“医生”“律师”“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权威性能增强师范生的专业意识,强化教师专业色彩,提升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
最后,国考有利于实现教师资格考试从“双轨”走向“单轨”,它是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往的国考主要针对非师范生和社会人员,师范生可以直接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证书,即社会公众需要考试而师范生免考,两套制度同时并行。“双轨制”做法对非师范生不公平,引发了诸多批评与质疑。我们认为,“师出于师范”的历史已经过去,一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教师教育体系与规范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的建立,需要消除“免考”特权,国考面前人人平等。不仅如此,参加国考有利于师范生注重个人从教能力提升和素养修炼。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为了增强各自的竞争力,会积极改革自身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然,由于人才培养环境不同,对于申请教师资格证书的非师范生与社会人士,国考应提出相应的要求,诸如具有教育类课程修习经历,参加教育见习与实习等,这样才不会降低国考的实际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