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专家论坛
您现在的位置: 中心首页 > 专家论坛

“双一流”是靠钱“砸”出来的吗?——李永、史亚丽:学生视域下的“双一流”建设

作者:      时间:2017-07-20 10:11      浏览:

                                    

 

李 永(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博士,硕导)

史亚丽(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学生视域下的“双一流”建设

 

2015年国务院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双一流”建设方案,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又联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的缘起是为了扭转已有重点大学建设中存在的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高等教育需要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并预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必将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为更好地开展“双一流”建设,有必要思考中国大学生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进而关注他们的合理诉求。

(一)学生视域下的“双一流”建设现状

1. 关注外力,忽视内力。在学生眼中,目前的“双一流”建设,依然是政策导向模式。根据国家“双一流”三步走建设目标,各省份积极开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于历史积淀的差异,传统重点大学和优势学科未来势必获得青睐,获得较多的财政支持;一般院校和弱势学科,未来经费相对较少,这种对发展前景的“预测”也导致部分“弱势”学科的合并或撤销。据统计,2016年底共有25个省份的175所高校撤销了576个学位点。这次学位点的撤销虽然有各大高校综合考评、规划、调整的原因,但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双一流”建设的影响。政策外力的推动,导致部分高校忽视自身学科基础、专业发展特色等内涵,删弱补强,去除短板,片面迎合政策。部分被撤销学位点、学院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安置问题虽然得到解决,但是学生群体的声音却基本被忽视。“双一流”建设除了是高校的发展规划或发展战略,同时也涉及高校师生个体,而师生才是办学、教学的主体,但是这些群体的声音在高校行政权力面前却往往被忽视。

2. 关注教师,忽视学生。建设方案中确定了五项重点建设任务: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其中“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居于各项任务之首,其他四项则是高等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从各省份的实施方案来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引进被放在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例如:安徽提出了要打造高端教学科研团队,重点建设30个省级教师能力发展中心;引进以两院院士等为标杆的高端人才等。还有的大学为了确保达到一流,开启了新一轮的高校挖人抢夺战,一些中西部地区的高校就成了人才流失的重灾区,进一步加剧了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差距。由此,“双一流”建设中对教师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相比之下,大学的另外一大主体——学生却关注较少,而且既有目标的设定仍受传统思维影响,未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理念。

3. 关注供给,忽视需求。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是国家中心模式,国家分类划等的方式决定了高校的“贫富差距”。供给学派认为,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供给居于首要的、决定的地位,社会的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如将这一理论引入高校发展,对重点大学的大量财政投入,势必导致重点大学财政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而这将进一步拉大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差距,不利于教育公平。从另一方面来讲,当财政投入达到一定峰值以后,将产生边际递减效应,所以单纯的财政支持未必诞生世界一流大学。伯顿·克拉克提出“作为教学机构,大学面临着一种困境:尖子高等教育与群众性高等教育要求之间的不相容性”,这种困境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普惠性和竞争性的内在矛盾。为解决或缓解这种困境,“双一流”建设除了重点建设以外,还应该整体提升高校发展水平。国家除了让各高校通过公平竞争来获得经费支持之外,还应该照顾地区发展差异,通过考量各院校自身发展基础和地方建设实际需求给予普惠性的经费支持,以阻断或削弱马太效应在若干院校和学科的进一步扩大,避免产生边际递减效应。

(二)学生视域下的“双一流”建设建议

“双一流”建设作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还需要从多个领域、多个视角来审视这一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如从教学双主体的角度而言,还需重视学生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地位,处理好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辩证关系,因为高等教育的目标无外乎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而学生是其中一个环节的重中之重。英国白皮书《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中点名表扬了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致力于密切联系学生并专注于学生的反馈。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建立了学生成长中心,并把从学生出发,逐步发展为其办学原则;普渡大学则把NSSE(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问卷)的调查结果作为其质量保障机制中的有效工具,以明确院校改进的方向、目标和任务。上述举措对当前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政策制定需要关注学生诉求。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也是政策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因此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关注学生的诉求。如英国顶尖大学圣安德鲁斯大学制定的学生成长和体验提升规划中明确提出:对学生的需求变化及时予以支持,必要时征询学生意见,及时调整战略。我国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还需赋予学生平等的话语权,通过线上线下的途径开展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对话和协商,小到院校、大到国家的政策制定都需要咨询学生代表的建议,吸收学生参与政策的制定过程。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采取行动落实学生的合理诉求,保障学生的知情权,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学性,促进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2. 教学模式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发展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紧紧围绕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各项工作,将学生为中心贯穿到教学、管理、生活等方方面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关键行为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提升知识素养,形成批判性思维。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程内容上,要游戏化、生活化,可采用TopHatGradecraftMita等平台来助力学生发展。麻省理工学院教育中心指出,课程内容的游戏化是把坚持、合作、问题解决等学习品质回归课堂的有效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助力学生发展。在对学生评价上,要注重学生自评、成长全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质量管理上,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关注学生的教育体验和满意度。总之,要想真正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就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重点关注学生反馈和培养成果。

3. 大学评价需要完善指标体系。目前形形色色的大学排名,由于统计和操作的需要,主要选择可量化的指标,重点将科研方面的论文发表、课题立项、各类奖项等列为重要评判指标,忽视难以量化的教学和人才培养。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片面地追求“科研GDP”,忽视教学和人才培养。真正的科学研究是进行纯粹的学术来生产和创新知识,是和教学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的。不能片面重数量轻质量,重科研轻教学。如北科罗拉多大学的教学考核就将学校期望教师承担的职责全部列入考核内容。因此在对大学的评价上,评价指标要多元化,把评价对象扩大到教学水平、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建设等;评价范围要全方位、多层次,尽可能地宽广;评价主体上大学的直接相关者都应该广泛地参与;评价目的上更多的是注重改进、诊断和激励,而不是为了排名区别优劣;评价方式上要将自评、同行评议和外部评审结合起来,不能只是简单的行政化内部评估。因此,“双一流”建设的评价还需建立科学、综合、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之,当前“双一流”建设所体现出的政策导向模式、重点建设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还需要关注各类群体的声音。另外,教育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事业,更需要站在国际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沿,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促进学生以教育教学主体的身份参与“双一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才能更好地实现既定目标,切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