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小健(赣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双一流”建设仅是为砸钱和排名吗?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和方案。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仅是砸钱和排名吗?
“双一流”建设,没有钱是不行的。但是何为“一流学科”,何为“一流大学”?政策文本没有给出权威内涵和外延的解释。学术界普遍认为,能够称得上“一流的”大学和“一流的”学科必须在主流大学排行和学科排行中“榜上有名”甚至“排名靠前”。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一流大学一定是有充分的财政投入为基础的,办学质量与投入成正相关。学校加大投入,大手笔“砸”钱增加学校的办学设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可以提高学校名次的,是“双一流”建设的“必要条件”。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球已经有五十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台了各种各样的“计划”,这些计划的重点大多与财政投入有关,即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达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从我国的经验来看,近二十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与国家加大投入是直接相关的。1995年,我国实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211工程”;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建设“985工程”;2011年,我国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协同创新计划”。这些“工程”和“计划”,尽管政策内容有所不同,但政策目标均指向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培育与发展,其重点无不与经费投入密切相关。《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2015年)颁布实施以后,政府对重点高校的投入明显增加。据《新京报》2017年5月5日的报道,今年75所部属高校预算收入总数超过3500亿元,超过百亿元的高校有7所,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天津大学和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以233.35亿元荣登榜首,北京大学斩获193.45亿元屈居亚军。2017年为何超过90%的部属高校预算有大幅度增长?这与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密切相关。以北京大学为例,2017年北京大学收支预算总数比2016年增加四十多亿元,主要原因是2016“中央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学科)和特色发展引导”专项经费为追加预算。
然而,“双一流”建设,是不是把大笔的钱砸进高校就万事大吉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试想,如果学校不作为,不把“双一流”建设当一回事,政府加大的投入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率;如果学校把政府下拨的经费当成“唐僧肉”,政府加大的投入就会变成一部分人的私人财物,对“双一流”建设又有何帮助?从表面上看,“双一流”建设可简化为硬邦邦的“榜单”,冷冰冰的排名数字;从本质上看,“双一流”建设意味着一流的师资、一流的学校制度环境、一流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因此,“双一流”建设,需要高校的主动积极作为。高校要切实把握好国家政策,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充分利用国家“双一流”建设经费,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既是“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国家加大“双一流”建设经费投入的本来用意。
总之,“双一流”建设,“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双一流”建设,不但需要政府持续的巨资投入,更需要高校用好、用活、用对政府“双一流”建设经费,让资金发挥其最大的效率。